(资料图片)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王源 本网记者 周明 )沿着崎岖的施工便道,今日笔者来到六枝特区中寨乡箐脚村。只见,一个个高高耸立的桥墩,呈现在眼前,犹如一个巨兽的爪子牢牢嵌入地中。
受访者石宏伟告诉笔者,这就是,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的雏形。
六枝特大桥所在的位置小地名叫“捞河”,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在自己家的家门口能建造一座世界级的大桥,还能通高速。
村民们告诉笔者,以前大家要通过十几二十道弯才到堕却,然后才有一条平整的公路到六枝城区,而纳晴高速正好在六枝特大桥南端修建了一个互通,修好后走高速,三四十分钟就能到达城区,比之前时间上缩短了一个半小时左右,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已成雏形的桥墩,延伸至峡谷最深处,远远能看见升降机在上下运送着施工材料,工人们炎炎烈日下有序的忙碌着。
大桥建在跨越长度达一公里的U型峡谷中,桥身全长2023.5米,最大墩高196米,单跨跨径320米,其中,主桥墩高度、单跨跨径、箱梁宽度和全桥长度在目前同类型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中排名世界第一。
纳晴高速T10标段项目负责人石宏伟介绍,由于地形陡峭,地质复杂,而且气候多变,常年大风多雾,给桥梁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我们从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后期维护成本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最终采用多孔主跨320米空腹式连续刚构的方式来建此桥,而且相比悬索桥和斜拉桥,采用多孔主跨320米空腹式连续刚构这种方式,能在造价上节约3亿元左右。”石宏伟说道。
据了解,空腹式刚构桥具有结构刚度大、行车平顺、后期养护工作量小,对施工运输要求低等优点,能更好适应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平面线形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常规连续刚构桥使用跨越能力,是200米至400米跨径极具竞争力经济型桥梁。
目前,六枝特大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预计2024年年底能完成合拢,将为老百姓带来很好收益的同时,也能成为贵州的又一个亮点,也为六盘水市的交通事业发展跨进了一大步。